經過春秋戰國各方面的自由後,大一統的政權變得保守了。政治的專制,社會思想的統一,這些我們都以熟知了。在經濟層面上亦是同樣。首先是職業方面,春秋時並沒有何種職業更為高尚的問題,孟子對當時的農家言行不表同意:
以粟易械器者,不為厲陶冶;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,豈為厲農夫哉?...然則治天下獨可耕且為與?(《孟子‧滕文公上》)
可見當時各種職業盡皆平等。但到了秦始皇時,明顯蔑視商人:
三十三年,發諸嘗逋亡人、贅婿、賈人略取陸梁地,為桂林、象郡、南海,以適遣戍。(《史記‧秦始皇本紀》)
漢興以後,情況無改善。高祖認為商人導致漢初物價飛漲的元兇,故採取措施打壓:
天下已平,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,重租稅以困辱之。孝惠、高后時,為天下初定,複弛商賈之律,然市井之子孫亦不得仕宦為吏。(《史記‧平準書》)
武帝則重稅商人。稅率倍於平民,又開徵財產稅,明顯針對商人:
諸賈人末作貰貨賣買,居邑稽諸物,及商以取利者,雖無市籍,各以其物自占,率緡錢二千而一算。諸作有租及鑄,率四千一算。(《史記‧平準書》)
另一方面,漢武帝推行均輸平準、鹽鐵專賣制度,《鹽鐵論》"賢良文學"多有論及此中問題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