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籍清單

  • 中國哲學史(下) - 馮友蘭
  • 中國哲學史(上) - 馮友蘭
  • 中國經濟史(上) - 侯家駒

2010年2月26日星期五

續孔子同時期之思想

雖同時期之人多言鬼神、術數,當時漸有一些有識之士不信此說,對之以"敬而遠之",如混沌之中望見曙光:

國將興,聽於民;將亡,聽於神(《左傳‧莊公三十二年》)

薛征於人,宋征於鬼,宋罪大矣(《左傳‧定公元年》)

更有甚者,春秋時有人本主義思想的抬頭,重視人的價值,認為社會制度是人且為人所設,以別於早前制度自天而定的說法:

夫和生實物,……以他平他謂之和,故能豐長而物歸之,……是以和五味以調口,剛四肢以衛體。......故王者居九畡之田,收經入以食兆民,周訓而能用之,和樂如一。夫如是,和之至也。(《國語‧鄭語》)


他即是另一種東西。此說為支持禮樂制度繁盛的原因。《左傳‧桓公二年》:


夫德,儉而有度,登降有數,文物以紀之,聲明以發之,以臨照百官。百官於是乎戒懼,而不敢易紀律。


此說禮樂制度的目的乃是令臣下戒懼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