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籍清單

  • 中國哲學史(下) - 馮友蘭
  • 中國哲學史(上) - 馮友蘭
  • 中國經濟史(上) - 侯家駒

2010年2月12日星期五

南北朝的「碓」和「邸」

上文提過南北朝官商勾結嚴重,很多高官均是大商家。前文所舉例子多是貿易方面,其實他們於服務業亦有染指。「碓」是指水磨穀物、磨麵的器物。由於此碓雖截取水源推動,妨礙灌溉,常為朝廷所禁:

司農王恩宏,作水碓,免歸田里 (《魏略》)

故此只有特權階級才可作水碓。此水碓晝夜運轉,利潤很大:

性好興利,廣收八方園田,周遍天下。積實聚錢,不知紀極(《晉書‧王戎傳》)

此外,「邸」亦是時人常用之生財方法。「邸」似為放貸之場所。試看梁武帝時臨川王蕭宏之邸:

宏都下有數十邸,出懸錢立券,每以田宅邸店懸上文券,期訖便驅券主,奪其宅。(《南史‧蕭宏傳》)

此情況為一常有現象,即凡高官必有從事。故徐勉誡子曰:

所以顯貴以來,將三十載,門人故舊,亟薦便宜,或使創闢田園,或勸興立邸店,又欲舳艫運致,亦令貨殖聚斂。若此衆事,皆距而不納。(《梁書‧徐勉傳》)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