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今以後,魏、宋二境,宜使人跡不過。 自非聘使行人,無得南北。 邊境之民,煙火相望,雞狗之聲相聞,至老死不相往來,不亦善乎?(《宋書‧索虜傳》)
上乃極端之做法。如能互市,割據勢力亦設關卡收稅,為之「津」,情況一如中世紀的歐洲。
上引文雖指東晉一大政府所為,但回想上文提及的塢堡割據,可知關卡於中原各地實多不勝數。另外,此等隔離亦造就空前的官商勾結,蓋因市場交易乃人之所好,而能突破限制的只有官員,加上政策的傾斜,故當時官多營商,如劉宋江州刺史劉胤:
北齊邊將「皆無防寇禦賊之心,唯有通商聚斂之意」(《魏書》)
舊制,軍人、士人、二品清官,並無關市之稅。(《南史‧沈客卿傳》)
當時士人不需納稅。這種權貴資本主義,輔以森嚴的門第制度,政府對僧尼的偏愛,益發顯示出社會上不平等的情況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